池塘既作為養殖動物生存 、活動和生長的場所 ,又是天然餌料的生產場所 ,同時也是養殖動物代謝物 、排泄物的淨化場所 。
眾所周知“養魚先養水” ,“養水”有三個方麵的含義 :
一是滿足養殖動物生存 、生長的最佳條件 。
二是提高天然生產力水平 。
三是使淨化能力最大化 。
這三個內容又相互依存與相互作用 。
無論什麽養殖模式 ,滿足養殖動物生存 、生長的最佳條件是不變的 ,但是 ,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 ,“養水”的內涵又有所不同 。在低產或傳統養殖模式下 ,養好藻類 ,提高天然生產力 ,是維持良好水質和提高養殖效益的關鍵 ,而在高產養殖模式下 ,養殖動物自身汙染物的淨化是關鍵 ,而淨化能力最強的是細菌 ,因此 ,養好細菌 ,是維持良好水質 、確保養殖動物健康的關鍵 。
一 、飼料與病害的關係
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對水產動物營養需求的研發和飼料配方技術的進步貢獻最大 。高產高密度養殖的情況下 ,養殖動物的營養需求基本上靠飼料提供 ,因此 ,飼料營養的“全價”性 ,是養殖動物健康生長的基本保證 。
魚類營養性疾病常見的症狀大致有以下8 種 :
①發育不良 ,生長遲緩 ;
②尾鰭生長異常 ;
③眼球病變 ;
④貧血 ;
⑤魚鰭潰蝕 ;
⑥體表出血 ;
⑦肝髒病變 ;
⑧鰓病變 。
飼料是水產養殖過程中最大宗的投入品 ,因此飼料的選擇與管理是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但是 ,水產飼料中也存在著一些與營養無關的 ,但又嚴重影響水產養殖的問題 ,它都與養殖動物病害的發生有直接或間接的聯係 。
1 、飼料中蛋白質的質與量
國外許多先進國家對飼料蛋白的規定是上限(≤) ,而我國卻是下限(≥) ,造成多數養殖戶認為蛋白越高越好 。許多飼料廠為了滿足法規的要求和市場不正當競爭 ,將飼料蛋白越做越高 ,其次 ,為了降低飼料成本 ,在滿足動物的基礎需求之外 ,用各種次蛋白 、廢蛋白 、甚至假蛋白去滿足法規及養殖戶的需要 。
水產動物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隨著蛋白質質量的提高而提高 ,但隨著蛋白質數量的提高而降低 。蛋白質虛高(即含量高 、質量低)造成養殖水體大量的氮汙染 ,而高氨氮 、高亞硝酸氮是阻礙水產養殖容量提高 ,導致病害多發的重要因素 。
2 、飼料中的有毒物質
魚粉資源的缺乏 ,使得水產飼料中植物原料的使用量不斷增加 ,導致水產飼料中的有毒物質汙染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飼料中的有毒物質有兩類 :黴菌毒素和抗營養因子 。近年來 ,水產動物肝膽綜合征表現日益突出 ,與飼料中的有毒物質在肝髒中積累造成慢性中毒有密切關係 。
1) 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是一種存在飼料和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 ,是毒素很強的黴菌次生代謝產物 。在飼料的加工 、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都會產生黴菌毒素 。常見的黴菌毒素有 :黃曲黴毒素 、赭曲黴毒素 、伏馬毒素(B1 、B2 、B3) 、玉米赤黴烯酮等 。
黴菌毒素對水產養殖品種影響的研究還很少 ,但已有的研究表明 :黴菌毒素可導致不同魚蝦產生多種病症和生長性能等問題 。如盡黴菌毒素對鯰魚增重有顯著影響 ;赭曲黴毒素中毒的虹鱒魚病理症狀包括肝細胞壞死 、魚體蒼白 、腎腫脹和病死率高等 ;伏馬毒素B1 對鯉魚的腎和肝有不良影響 。這些影響必然導致養殖水產動物健康受損 ,引起慢性中毒 、造成免疫力低下 ,最終引起病害發生 。
2) 抗營養素
所謂抗營養素(也稱抗營養因子)是指一係列具有幹擾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生物因子 。抗營養因子存在於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中 ,也就是說 ,所有的植物都含有抗營養因子 ,這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自我保護的物質基礎 。抗營養因子有很多 ,已知道抗營養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製劑 、植酸 、凝集素 、芥酸 、棉酚 、單寧酸 、硫苷等 。這些抗營養因子會造成動物消化不良 、中毒 、甚至死亡 。
在自然界 ,包括水生動物在內的所有動物對植物抗營養素能夠通過自身敏銳的嗅覺和味覺而回避 ,隨著魚粉資源的緊缺 ,大多數水產飼料中應用的植物性飼料原料越來越多 ,尤其是一些蛋白源 ,如豆粕 、菜粕 、棉粕等 ,但這些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並沒有預先處理 。水產動物雖然能夠本能地拒食 ,但飼料配方中采用呈味劑———香味劑 、甜味劑等誘食劑 ,掩蓋了植物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 ,使動物不能靠本能去識別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存在而攝食 ,從而造成養殖魚類抗營養因子的“慢性中毒” ,降低了免疫力 ,甚至肝功能障礙而引起發病 。
下一篇 :沒有了